黄页详情
地方微信大号联盟
当前位置:首页 > 邵阳在线 > 邵阳黄页
邵东景点-荫家堂形象图

纠错加入

邵东景点-荫家堂

联系人:申玉华

电 话:18711960878

手 机:

E-mail:

标 签:荫家堂、景点

网 站:

地 址:邵东县杨桥乡清水村

扫码访问邵东景点-荫家堂黄页手机版
保存到手机通讯录
黄页详情
“荫家堂”是幢整体格局至今保存完好的大屋场。它的修建者是生活在179年以前的申承述四兄弟。
  “大清道光三年癸未七月十四日巳时,申承述兄弟修新屋一座,四进六横,愿后人悠久无疆。述记。”今天依旧住在“荫家堂”的申氏后人,带着记者在荫家堂外墙上的一口青砖上看到了上面这句话。字痕清晰、深刻。它镶嵌在大屋体内,有种凛然难犯的气势。邵东县文物管理所根据历史资料及实地调查,曾对“荫家堂”的平面格局制作过严谨的复原图样。据此,“荫家堂”应该是建于1823年的一座青砖墙、小青瓦清代江南民居。它坐北朝南,院前有约2000平方米的晒坪和一条宽4米的石板路。主体建筑二层砖木结构,纵四进,横连11排。院内“正中一横”为家族公用祠堂,上书“荫家堂”,祠堂地面铺以30×30CM的青砖,尽头置花板神台,支撑屋梁的木柱则以石雕为“基础”,据说这几样东西都曾让北京来的文物专家激动不已,连呼“宝贝”。祠堂两侧各有4排住房和一排杂屋,对称布局。因是“四进”式,院内有4条风雨廊横贯,每条走廊长约2、300米,平添了几许“庭院深深”的气氛。而关于这点,还有一种传闻,说日本人曾进犯邵阳,到处掳掠烧杀,但路过此地,就是不敢进“荫家堂”这座深宅大院,迷宫一样的布局使他们害怕“有游击队埋伏”。
  据统计,“荫家堂”房屋148间,天井44个,圆木柱156根,精美窗雕、石雕难计其数。大屋两层,置木梯木楼板。底层各房可互相贯通,楼上房屋亦由木栏走廊连通。可惜,现在楼上贯通四周的雕花木栏都被拆毁。据说是“大跃进”时期炼钢拆下烧掉了。4个村民小组,一个大家族   现在的“荫家堂”有住户70多户,约300人,分属4个村民小组,但居民基本上都姓“申”,同属一个家族。申氏后人有着极强的“向心力”。问及大屋历史,老人小孩都围过来,笑着指谁是谁的哪一辈。一位姓刘的村民,50来岁,是“从外面嫁进来的申家媳妇”,她拿了一本新编《申氏族谱》给记者看,说这个族谱,这里每家都有。更老的族谱,也有人保留着。
   后来,记者在邵东县文管所还看到了“荫家堂”最初的图样。文管所所长曾少华介绍,那张图样很有意思,平面的,立体的,同时使用,为他们复原大屋原始面貌起了非常直观的作用。同时,记者也看到了《申氏族谱》中关于“荫家堂”的“族训”:“此屋系韶公裔五房所建一切通衢概不准阻塞五房分受房间不准典当出售……不准拆毁变卖不准赌博及一切有碍家法行为……”
  179年以后,“荫家堂”的青砖黑瓦显出了岁月的久远气象,雕花的窗棂,典雅的牙床也渐渐朽去,大屋门槛边的两座雕花石墩被近10代人坐着,磨得异常光滑,变成了黑色,但“荫家堂”依旧充满着一个大家族独有的旺盛人气。申承述四兄弟的后人,打着赤脚,端着大菜碗,穿行在这幢四通八达的老屋,个个都显得神定气闲。
  据考察,“荫家堂”申氏家族历并没有显赫人物。申家四兄弟之所以能够建起规模如此宏大的家族大屋,“是通过做米生意发家致富的”。支持这个论点的,包括“荫家堂”建筑的一个小细节,即大屋墙顶两座英式座钟。在典型的中国民居上,以西方物品装饰,应该意味着当时商业的对外发展与流通。省文物局一位专家甚至建议,可以在“荫家堂”内“搞一个申氏家史和邵东县民营经济发展史”展览,因为“这一个家族的历史透露出邵东县今天民营经济繁荣的历史传统和渊源”,这样既为当地增添了一处生动的文化旅游景点,又保住了一处历史文化建筑。
  目前,这种意识至少触动了邵东县文物管理部门。在“荫家堂”,记者被申家后人领着看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窗雕、石雕、牙床,文管所的负责人就一个劲地在旁边说两句话,一句是“留哒,留哒,都留哒”,另一句,“莫卖,莫卖,都莫卖”。据申家人说,他们在以前“很困难”的时候,卖掉过不少窗雕,大约卖了上万块钱。当然,现在谁都不会再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