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事详情
地方微信大号联盟
当前位置:首页 > 开阳在线 > 开阳家乡事

【开阳故事·第二期】从两万年前演化到今天,来看看开阳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动静开阳 2022/8/1 12:52:04

点击上方“动静开阳”,关注我们








考古开阳

打儿窝遗址/摄 蒋仕敏

一道斜立的巨大岩石,远观极似一山洞洞口,走近才看清楚它不是洞口,而是一堵能遮挡风雨的岩框。


在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年轻夫妇要想添丁进口,就到这岩石下,置办起香案供品,面朝岩框,一番跪拜祈祷之后,转身直立,手握拳头大小的石头,想生男孩就用左手,想生女孩就用右手,只要将手中的石头反手扔进岩框下的石窝里,定能如愿以偿。于是,人们把这里称着“打儿窝”。


“打儿窝”传说是否属实,难以考证,而冥冥之中却隐藏着一个大故事----人类进程中的开阳历史。


开阳的历史,一般说成一千三百九十一年,即从公元630算起,到2021年,那是指唐贞观四年(630年),在开阳双流白马洞设置蛮州,辖地即今开阳县和贵阳老城区、修文、息烽、清镇、龙里等区县。

 

这是史籍的记载,属于行政地理学上的概念。

其实,开阳的历史应该越过这个概念,往前推进。开阳县域早在春秋时代为牂牁国地,战国时属西南大夜郞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象郡,汉武帝时划入且兰县,魏属牂牁郡。


唐以后,史载较为清晰,唐置蛮州,宋置大万谷落总管府,元置乖西军民府,明初置乖西长官司,明崇祯四年(1631)置开州,清仍称开州,民国初年废州府设县,置紫江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开阳县至今。


然而,如果再把视线扩大拓展到人类生态学范畴,那么开阳县域的“前史”就更早了,“前史”即成了“史前”。

因为,开阳打儿窝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目前可以确定的历史已有二万七千五百年。


打儿窝就在岩壁下方/摄 蒋仕敏


出乎意料吧,开阳区区一县,居然有这么悠远的历史背景,就像在我们的身后突然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山影,着实把人吓一跳。


而这又实实在在的是自2003年以来,对打儿窝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所证实了的。


打儿窝,位于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土桥村,南江峡谷东南端的贵开公路旁,距开阳县城二十公里,距贵阳市区五十七公里。


打儿窝文化遗址已发掘的占地面积约177平米,在前述的岩框之下,旁有一洞,出泉水,青山环绕,面临一小盆地(洗泥坝),溪流丛横。曾经的水草丰盛地,如今是开阳有名的产粮区。


2003年8月,贵州省考古研究所为配合贵开二级公路的修建,受贵阳市公路局委托,对拟建公路沿线进行文物考古调查时发现了打儿窝文化遗址。


同年九月,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发掘。试掘面积8平方米,试掘深度4.55米。虽未到底,但已有18个叠压关系清楚的文化层显露出来。这18个文化层出现的遗迹共有34个,即墓葬11个,灰坑9个,灰堆8个,骨堆1个,钙板胶结物5个。整个探方几乎每层都有大量的动物碎骨出现,收集一起大约千余公斤。其中有已灭绝的19颗中国犀臼齿和7颗巨貘臼齿化石。哺乳动物牙化石2181颗,上下颌骨115个,各部位骨骼化石1415块,骨制品9327件。有大量的石器、石料和陶片。有东汉晚期的“剪轮钱”、明代的青花瓷片、瓦块。还有圆圈纹陶片,属贵州首次出土。


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次集中展现啊!


不知是哪年哪月哪一天,在这个水草丰茂的部落里,突然闯进一群似牛非牛的独角兽(犀牛)和似猪非猪的长鼻兽(巨貘),来者不善,横冲直闯,见人就伤,大有抢占这块地盘的意思。

此时,不知谁登高一呼,应者无数,他们手握尖利的石块,从四山奔下,围攻这群怪兽。

“这里是我们的家园!滚开!”


这群怪兽大都飞奔逃窜了,但还是有几只被尖利的石器砸中,应声倒下,被部落人剥其皮食其肉,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欢呼雀跃。


后来不但闯进这个部落的兽们遭此厄运,就连四周的各类兽也遭部落人的围猎,茹毛饮血,剥皮制服。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一天,一位正在打磨石器的部落人,在两块石头撞击时,火星溅在身旁的干草堆上,先是冒微烟,接着风吹烟散火苗起。

他愣住了,他从未见过这炙烤得全身发热的东西为何物,不知如何是好?火越燃越大,点着旁边的一堆木棒,最后还烧熟了置放在木棒上刚打回的几只野兔。

烤熟的野兔,散发出他从未闻到过的香味,再撕烤熟兔肉尝试,太好吃了!这也是他从未吃到过的美味。他把当时能喊到的人都喊来吃烤熟的兔肉。紧接而来又是一片惊呼。


他们保存了火种。从此这个部落不再茹毛饮血吃生肉了。并且驯养动物,种植食用作物等,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难怪今日南江景区的烧烤生意那般火爆,原来这里的烧烤第一家竟然开在万年之前!


岁月悠悠,打儿窝部落人在地老天荒中,如此这般地渡过一万年,两万年,再渡过七千年,从旧石器时代到了新石器时代,从开阳的“史前”进入了开阳的“前史”,进入了文明时代。

打儿窝文化遗址出土的犀牛、巨貘臼齿化石、人骨、兽骨化石、骨器、石器、灰堆、灰坑等等即是明显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两度派专家学者至打儿窝文化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并对遗址中出土遗物(人骨与兽骨)进行“碳十四测年法”进行断代测定,从遗址最面上的距今1635年到下面的距今27520年,上下跨度达两万六千余年。并且由于当时发掘过程中发掘面积较小,仅八平方米,发掘的深度又超过了安全值,到了4.55米也不见底,下面的堆积还有多深,暂时无从知晓。故专家称打儿窝文化遗址的上限年代极有可能超过三万年以上。


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八九千年之前,中国现代考古学产生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新石器时代的了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因此,人们总是把黄河说成是中华文化的“母亲河”。

没错,但并非唯一。打儿窝文化遗址中的人骨化石,以及一九八五年考古工作者在开阳高寨乡平寨幺老寨的一个洞穴中,采集到两枚人的臼齿化石,经测定均为距今约1--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广西“柳江人”等同属一个发展时期的“晚期智人类”型,专家称为“开阳人”。


打儿窝文化遗址为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乌江流域的人类生态、人类文化的发祥,提供了一个新的佐证。将黔中腹地的贵阳开阳历史上限,推进到了两万多年前。


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开阳人”到哪里去了?是否也如其他一些部落人一样历史出现了“黑屏期”,或戛然而断,或迁徙流亡?

都没有,“开阳人”就没有挪过“窝”。在一个地点连绵不断地生活成千上万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社会生活发展过程。


固定的地理位置后面,是稳定漫长的人口繁衍、技艺传承、社会进步等人类进程缩影。打儿窝出土的陶片,褐色的夹沙陶,纹饰以细绳纹为主。虽然有点粗糙,但它代表的却是人类进入了一个重要时期,即专家们称道的“绳纹陶时代”。

这一时代,人类找到驯养动物、种植食物等方法,人类渐渐定居下来,开始影响甚至改变自然环境,改进原先的石器和骨器,开始烧制陶器。建筑、宗教、城市、文字等都在这一时期萌芽,文化发展概况可以说是今日人类社会的雏形。


还有东汉时期“剪轮钱”,一直到明代的瓦块、青花瓷片等等,无不在向世人讲述着曾经过往时代。宽仅8平方米,深只有4.55米的发掘面,串连叠加在一起的竟然是“开阳人”近三万年的历史!


考古,是爬剔远古时代的残留遗迹,寻觅与当代生气勃勃的文化创造的密切关系。打儿窝文化遗址的发掘,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从远古走来充满诗意的开阳。

   

作者|聂舒元
排版|小七
审核|未名

点赞收藏加关注!

开阳生活不迷茫!



消息爆料、招聘求职、相亲交友、房屋租售、策划活动、推广宣传、广告合作、物料制作、吃喝玩乐、同城购物


尽在开阳在线!


动静开阳合作电话

17784187697





招聘|房屋|二手|相亲| 拼车

尽在动静开阳

电话:0851-8722391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开阳在线(www.kaiyang.ccoo.cn)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开阳在线

挖掘开阳精彩 铸造开阳辉煌

直达开阳在线
开阳在线手机版二维码

用手机扫描访问

开阳在线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扫一扫

开阳在线客户端下载

扫描下载客户端